肺功能测试仪:一呼一吸间,读懂肺腑之言
来源:徐州品源电子时间:2025-8-14浏览:243
在临床中,肺功能检查是一项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主要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那么,什么是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测试仪有什么作用?以及在使用肺功能测试仪进行肺功能检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如何选择肺功能测试仪?今天,我们逐一为大家介绍。
什么是肺功能检查?
2022年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通知》。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推行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提升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和干预能力。
肺功能检查作为在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一项重要检查,是通过肺功能测试仪对人体呼吸时的气体流量、流速、容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的一种检查方法。
什么是肺功能测试仪?
肺功能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和评估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的医疗设备,主要通过测量呼吸过程中的气体流量、容积、压力等参数,反映肺的通气、换气功能及气道通畅程度,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治疗效果判断等提供客观依据。
如何正确使用肺功能测试仪?
使用前的基础准备
在进行肺功能检测前,需保持平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吸烟及饮用刺激性饮料,确保呼吸平稳。同时,需了解检测流程,放松心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操作。
咬口器的正确使用方式
咬口器是肺功能检测中传递呼吸气流的关键部件,其使用规范直接影响检测准确性:
咬合位置:需用上下牙齿轻轻咬住咬口器的前端,确保咬口器位于牙齿内侧。若将咬口器放在牙齿外侧,即使嘴唇包裹紧密避免漏气,呼气时气流也会被牙齿阻挡,导致检测数据失真。
咬合力度:咬合时需控制力度,以 “轻咬不松动” 为标准。若用牙齿全力紧咬,会导致咬口器被压扁变形,阻塞气流通道,影响气体正常呼出,干扰检测结果。
掌握正确呼气方法
呼气动作的规范性是获取准确数据的核心,需注意以下要点:
检测时,当操作人员发出吹气指令,应避免从咽喉部发出 “呼”“哈”“呵” 等带声的呼气动作(此类动作会使气道肌肉紧张,改变气流状态)。正确做法是:想象面前有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尽全力、匀速地将气呼出,模拟 “吹灭蜡烛但不急促” 的状态,确保气流持续、稳定地通过咬口器。
避免漏气的重要措施
漏气会直接导致检测数据偏低,需针对性预防:
常规人群:由于日常习惯用鼻呼吸,检测时需刻意用嘴含紧咬口器,同时双唇紧密包裹咬口器边缘,确保无缝隙。呼气过程中,需始终保持口腔闭合状态,避免气体从嘴角或鼻腔漏出。
特殊人群:对于患有硬皮病、面瘫等导致口唇闭合能力差的患者,可在含住咬口器后,用手指轻轻按住嘴角两侧,辅助封闭口腔,防止气流泄漏,确保检测数据的有效性。
遵循以上步骤,可减少操作误差,保证肺功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如何选择肺功能测试仪?
在选择肺功能测试仪时,需综合考虑检测精度、功能全面性及临床适用性等多个因素。品源医疗研发生产的肺功能测试仪 LUD-V3、LUD-V4,采用压差式流量传感器来获取受测者的呼气流量信息。这种测量方式能够实现对多项指标的检测,包括肺活量(SVC)、用力肺活量(FVC)、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等几十项指标。
通过这些精准的指标检测,可以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肿、哮喘等呼吸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帮助医生更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